中轴线上第一桥“亮”了!
2024-08-16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
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
这一座座金桥啊
都连着四海
通向未来
……
上世纪90年代
歌曲《北京的桥》风靡全国
歌中描绘了北京各式各样的桥
不仅有拔地而起的立交桥
更有记载着历史变迁的古老桥梁
如今
在地安门北、钟鼓楼之南
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
被誉为“中轴线上第一桥”
700余岁的万宁桥
在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工匠的巧手匠心下
重新焕发新生
“北京的古桥”再度成为
市民游客热门的“打卡点”
铭刻下新时代的印记
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,是确立元大都中轴线位置与走向的基点之一,为元大都、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,更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,以及北京市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。2020年,万宁桥修缮工程被列为中轴线申遗工作重点项目。不同于常见的市政桥梁,万宁桥桥面上是城市道路,地安门外大街南北贯穿,桥下是玉河水道,桥体本身是中轴线遗产点。在修缮过程中,既要确保道路通行需求,还要保护好文物古迹,且二者被赋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。2022年底,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养护集团承接了这项任务,着手对这座高龄“活文物”进行修缮。
“现在的万宁桥桥面宽17米,长35米,两侧各设16根望柱,望柱高1.6米,望柱之间设石栏板。”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养护集团市政四处大修项目部经理苏春杰介绍,在修缮过程中,项目团队严格遵循“最小干预”的原则,尽可能保留桥梁的原始构件和风貌。针对石材开裂、勾缝脱落等问题,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、咨询文物专家和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,采用灌入桃花浆固结封护、小麻刀油灰勾缝等传统古法修复工艺,既能有效防止外界对桥梁石材的侵害,又可保持桥梁的古朴韵味。
万宁桥上至今有包括公交车在内的机动车通行,那么如何减小车辆对桥梁的影响呢?项目团队重铺了沥青油面,调整优化桥梁的纵横坡度,同时在沥青层下方增设了橡胶沥青防水层,既能防水又能吸收应力,缓解车辆对桥梁下部结构的冲击。施工中,全桥尽量避免使用大型机械,主要采用古法人工修复,聘请故宫文物修缮专家进行全过程指导,并对桥面、拱顶及拱脚处的位移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,在保证修缮质量及安全的同时,做到“修旧如旧”,保持古桥历史风貌。
此外,项目团队还注重古桥周边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,对古桥东侧墙被混凝土覆盖的部分进行了精细化清理与修缮,恢复了其原有的石材风貌,桥体上的脏污也被彻底清理,使这座“古老轴线的守护者”容光焕发展新姿。
媒体聚焦
北京青年报
新京报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,转载请注明来源!
内容策划:9001cc金沙以诚为本党委宣传部